|
青島礦山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方法时间:2018-08-09 作者:聯眾【原创】 阅读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測定青島礦山輸送帶抗?jié)L筒摩擦致燃性能的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織物芯阻燃輸送帶的滾筒摩擦試驗,其他阻燃輸送帶可參照執(zhí)行。 2 原理 使輸送帶試樣以180°包角包覆在試驗裝置的滾筒上,并承受規(guī)定的拉力。滾筒按規(guī)定速度轉動,從而造成輸送帶試樣與滾筒之間的摩擦。測量滾筒表面溫度,同時觀察試驗中是否出現明焰或熾燃。 3 裝置 輸送帶滾筒摩擦試驗機見圖1.該試驗機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3.1 滾筒 滾筒(見圖2)采用45鋼制作,其外徑為210mm±1mm,沿長度各處的直徑差值不得大于1mm。滾筒安裝在水平軸上,在各種載荷下的轉速應保持為200±5r/min。為此,需采用功率至少7.5kw的電機驅動之。 允許滾筒在試驗中有所磨耗,只要壁厚不小于6mm即可。 3.2 測溫系統(tǒng) 測溫系統(tǒng)由熱電偶、引電器和溫度記錄儀組成。 滾筒溫度測量裝置主要由一個鎳鉻-鎳鉻鎧裝熱電偶組成。熱電偶的公稱外徑為2mm,并用卡套螺紋固定于滾筒外殼上的熱電偶室內,安裝在滾筒內部沿外度的中部,其測量端距滾筒表面的間距不得大于0.5mm。 應注意對熱電偶有效“冷端”溫度的補償或將其預先測出而在記錄結果時加以修正。 3.3 拉緊系統(tǒng) 拉緊系統(tǒng)用以在試驗中對試樣施加壓力,它主要包括一個帶有滑塊的杠桿和兩個夾持器。通過調整滑塊在杠桿上的位置,拉力系統(tǒng)可對試樣施加6.2條規(guī)定的壓力。拉緊系統(tǒng)的杠桿如圖3所示。只要能對試樣施加6.2條規(guī)定的拉力,允許使用其他加力方式。 3.4 吹風系統(tǒng) 吹風系統(tǒng)由風源和吹風管等組成。 吹向滾筒的空氣流的速度應為2.0加減0.1m/s,其溫度應在室溫范圍,但不得低于5℃,否則不得進行試驗。 空氣流是從與壓縮空氣源相接的風管上的預先鉆制的單排小孔中吹出的風管水平安裝在滾筒未被試樣包覆的一側,即在試樣上下分支之間、與滾筒中心線等高且相距600mm的位置上。風管上的小孔朝向滾筒。 應采用測量誤差不大于±5%的風速計定期對風速進行檢查。檢查時,風速計放在風管與滾筒之間、與風管等高且距滾筒表面200mm的位置上。 3.5 抽風系統(tǒng) 抽風系統(tǒng)由風機和風罩組成。 抽風系統(tǒng)用來抽走因試樣摩擦而產生的煙塵,其在上述測風速位置處所引起的風速應不大于0.5m/s。 4 試樣 從帶的樣品上沿帶的縱向(即平行于帶長)切取寬150mm、長不小于750mm、厚度為輸送帶的全厚度的矩形試樣。 5 試驗次數 5.1 對于上、下覆蓋層厚度和材料相同的帶,進行六次試驗:三次有風試驗,三次無風試驗。 5.2 對于上、下覆蓋層厚度或材料不同的帶,進行八次試驗: a、先對上、下覆蓋層各進行一次有風試驗和無風試驗; b、對在a程序所包含的四次試驗中取得最差結果的那一層覆蓋層再進行兩次有風試驗和兩次無風試驗。 6 程序 6.1 一般要求 每個試驗試驗之前,用紗布或合適工具對滾筒表面進行徹底的擦拭,以除去上次試驗留下的試樣殘渣和灰塵,使其光滑明亮。每次開始試驗的滾筒溫度不得超過30℃。 6.2 無風試驗 將試樣以180°包角包覆滾筒,使得試驗的覆蓋層接觸滾筒。將試樣一端剛性地固定在一個夾持器中,另一端固定在圖1所示的拉緊裝置上。對試樣施加343N的拉盡力。啟動試驗機,使?jié)L筒以200±5r/min的轉速按圖1箭頭所示方向轉動。保持343N的拉緊力,直至試樣斷裂。如試驗60min時試樣仍未斷裂,則在試驗機不停轉的情況下按下述要求依次增加拉緊力: a、在連續(xù)試驗的30min內,采用686N的拉緊力(即增加343N); b、如進行完a程序后試樣仍未斷裂,在繼續(xù)試驗的30min內,采用1029N的拉緊力(即增加343N); c、如進行完b程序后試樣仍未斷裂,在繼續(xù)試驗的10min內,采用1372N的拉緊力(即增加343N); d、如進行完c程序后試樣仍未斷裂,采用1715N的拉緊力(即增加343N)繼續(xù)試驗直至試樣斷裂。 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注意觀察試樣上是否出現明焰或熾燃現象,并自動記錄滾筒溫度。 當出現任何一種下列情況時,在任何拉力情況下均可停止試驗: a、出現超出規(guī)范的試驗結果; b、當試樣斷裂后,將試樣的兩斷裂置于3.4所述的空氣流中,直至其上出現明焰或熾燃現象,或可以肯定其上將不會出現明焰或熾燃現象時為止。 6.3 有風試驗 在施加3.4所述空氣流的情況下按6.2的程序進行試驗。 |